我第一次去欧洲10倍配资可以找谁代注册,是2012年,其实,也就十多年前。
我当年用的是iPhone 4,摄像头只有500万像素,非常渣。所以,我出门还带了一个卡片机——佳能IXUS 200 IS ,1210万像素,吊打iPhone 4,而且存储空间也更大,不仅拍照片,还能拍视频。
当时的我,比现在更勤奋,天天码字,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,都记录下来,如今回头看,真是别有一番滋味。
才短短十多年过去,一切都变了,恍若隔世。
AMG出租车
第一天到巴黎,已是深夜。夜色下的巴黎,游人渐渐散去,活色生香的夜生活开始上演。
几个华人模样的年轻人站在街边,操着流利的法语,卖力地为酒吧招揽客人。
“你好!中国人嘛?”他们的普通话显然不标准。
“是的,我要去找这个旅馆。”我把纸条递给他看。
虽然他知道,我不会在他的酒吧消费,但依然很热情地为我指路。也许是他的普通话不够好,也许是我已经很疲累,脑子处于短路状态。听了他叽里咕噜说了好久,我还是一头雾水。
谢过几位华人后,我拖着行李箱,继续在巴黎街头挣扎,走着走着,我的腿开始像注了铅水一样,越来越沉重,眼前街边的一切就像幻灯片,一张一张地从我眼前划过:
远看几件白色T恤在晃动,原来是一群身材高大的黑人,他们在街边打闹,大声喧哗。
在街角的路灯下,一对情侣旁若无人地调情,女子身穿米黄色风衣、高跟鞋、浓妆,被那男子逗得咯咯直笑。热吻过后,她软绵绵地瘫在男子的怀中,手里夹着一根薄荷烟,蓝色的指甲轻轻一弹,一缕烟灰随风飘散。
一群穿着长袍的穆斯林妇女从我身边走过,不戴面纱,面无表情,行色匆匆,她们四周仿佛笼罩着一层光圈,把她们与灯红酒绿的世界隔离开。
虽然已经深夜,但排队等出租车的人还是很多,足足过了二十分钟,一辆深黑色的轿车停在我眼前。那一刻,我叹了一口气,紧绷的身体终于可以松弛下来。
拉开车门的瞬间,迎宾灯亮起,AMG的标识投影到黑漆漆的柏油路上,显得格外耀眼。
“AMG?”我问。
“Yes!”司机扭过头来,看着我,非常得意地炫耀道,“Mercedes BenzAMG C63!”
奔驰AMGC636.2L V8引擎,当时的国内价格,100万人民币左右,马力是上海大众桑塔纳2.0出租车的整整四倍,而价格则是桑塔纳的十倍。
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,这么贵的车子当出租车?早就听说欧洲的出租车非常好,我从机场出来就感觉到巴黎出租车几乎什么车型都有,奔驰E级、宝马五系等车型屡见不鲜,但AMG可是奔驰旗下的高级品牌,是华而不实的富人“玩具车”,6.2排量的油耗高就不去说了,保养费更是贵得吓人。
“这是我在巴黎见过最好的Taxi。”我赞叹道。
“哈哈,”驾驶座上传来洪亮的笑声,骄傲地说,“是的,应该算是最好的车!”
每到一个新的城市,对我来说最好玩的就是和出租车司机聊天,他们每天接触三教九流,对城市的每一个毛孔都了如指掌。眼前这位巴黎司机名字叫侯赛因(Hussein),典型的穆斯林名字,当时美国总统奥巴马(Barack Hussein Obama)的名字中也有Hussein。这位司机大叔能说流利的阿拉伯语、法语、英语,有些秃顶,鬓角留着几缕残发,但眉毛很浓,戴着眼镜,笑得时候嘴角几乎可以拉到耳垂的位置,这张大嘴足以塞下我的拳头——天生一副喜感相貌。
侯赛因出生在北非的阿尔及利亚,曾经是法国的海外省,1962年才宣布独立,喜欢足球的朋友一定知道法国球星齐达内和本泽马,他们都是阿尔及利亚人。
我来法国之前就查过资料,巴黎出租车资费标准,起步价为2.5欧元,分两个时段计费:白天(早7时至晚19时)与夜间(晚19时至早7时),也就是说巴黎的出租车价格,只和时间段有关系,和车型没有关系。
而且,巴黎的出租车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有名的垄断行业,自1950年代以来,大致维持在18000辆不变,然而伦敦早已增至23000黑色出租车和40000微型出租车。巴黎出租车完全不愁拉不到生意,属于卖方市场。
在十多年前的2012年,国产汽车的存在感很低,欧系、日系、美系、韩系,霸占了中国的汽车市场。
出租车必须每天不停运转,油费、保养费当然要斤斤计较,省下来的可都是真金白银的收入。当时,国内的出租车,几乎都是选用最常规的低排量的普及型车,比如北京的伊兰特、上海的大众桑塔纳2000。
在宁波,大多数出租车都是柴油版捷达,因为同样的里程,柴油车比汽油车一天能省50左右的油费,一年下来就是两万人民币啊!而且,中国的出租车几乎是清一色的手动挡,原因只有一个:省钱!同样的车型,手动挡比自动挡每百公里大约可以省一升油,而且手动变速箱的保养费用也比自动的便宜了很多。
我有一次在上海坐途安2.0的世博版出租车,印象极为深刻,比一般出租车略高,内部空间更加宽敞,不但漂亮,坐着也舒适。但司机们却怨声载道,说这车比普通的桑塔纳2000油耗高了很多,保养费用也贵了不少。纯粹是不顾司机的收入,借花献佛的面子工程!言谈间,愤怒之情溢于言表。其实,这车的使用成本也就比桑塔纳2000略贵一点,但这微不足道的差异,已经足够压迫到上海的哥敏感的神经。
而这位侯赛因大叔,开着6.2升排量的AMG,7速自动档,使用成本要比同行的手动5档标致307高出至少两三倍,但每公里的收入却是一样的。这么一来,一个巨大的“问号”就出现在我脑门上方:既然车型和资费没有任何关系,又不愁生意,为什么不选择便宜的车型呢?
我把写有地址的纸条,交给侯赛因,他瞅了一眼,居然在GPS里输入地址查询线路。
我问:“很偏僻吗?”
“不,不算偏僻,在市内。”
这台C63居然有三个显示屏,一个是车子自带的,还有两个一大一小的显示屏。这架势,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专业的老出租车司机,更像新手上路。
我忍不住问道:“你开出租车多少年了?”
“十二年。”
我心里嘀咕,开了十二年还不熟悉路况?相比北京、上海,巴黎又不算特别大的城市,而且我要去的地方又不偏僻。我脑门上的“问号”又多了一个。
“你不认识路?”
“认识啊······怎么啦?”他表情疑惑地看了我一眼。
“那你为什么要用GPS ?”
“嘿,伙计,这可是高科技啊,跟着GPS走准没错,它甚至能提醒哪里堵车呢。”侯赛因说话的时候,能让我感受到一股发自内心的欢乐,仿佛开出租车对他来说是一种享受。
“晚上巴黎也堵车吗?”
“哦,对了,现在已经十点了,应该没有堵车,”他似乎恍然大悟,“我用习惯了,GPS可是高科技呢,你不觉得很酷吗?有了它我就省心了,我就可以不动脑子了。”
说完,他又呵呵一笑。看来,他对“高科技”的东西特别感兴趣。
他又得意地说道:“最大的这个液晶屏是我的娱乐设备,没有生意的时候我就看看电影。我这里有Jackie Chan(成龙)的电影,你要看吗?”
“谢谢,不用了。”我连忙婉拒,这点时间,连成龙大叔的一套杂耍都看不完。
不一会儿,车子到了一个十字路口,红灯,正巧旁边也停着一辆出租车,雷诺Megane 2.0。
我说:“你这车比那台Megane贵了好多!”
侯赛因不屑地瞟了一眼,说道:“别拿我的车和它比!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,我这车可是Sports car,百公里加速只要4.3秒·····”他又开始滔滔不绝地炫耀起自己的座驾,就像一个小男孩在炫耀自己的玩具,言语间充满骄傲,仿佛他是全巴黎最伟大的司机。
“但AMG的使用成本也要比Megane高出不少吧?”
“是的,这车油耗很高,保养起来也不便宜,”他还是满不在乎地说,“它值得!”
其实,我想和这位大叔探讨一下,这台AMG出租车的使用成本和经济效益是否合理,而他念兹在兹的是这台AMG有多么了不起。似乎我们的思维处于两根平行线上,找不到切入点。
于是,我就直截了当地问:“那你不是要少赚钱了吗?”
“你的意思是,和那些开Megane的出租车司机比?”
我说:“对,他们收费和你一样,但成本却比你低。”
他说:“是的,少了很多!”
“你开出租车不就是为了赚钱吗?为什么不选便宜的车型?”
侯赛因通过后视镜看了我一眼,正好和我的目光交织,那一刻,他似乎领会了我的意思。
“赚钱是为了什么呢?”
冷不丁地被他这么一反问,我犹豫片刻,停顿了一下说:“为了享受?!”
“对我来说,在巴黎的大街上开AMG出租车,就是一种享受,这是我最爱的车,十二年前,我刚入行的时候,我就打定主意,总有一天能开上AMG。现在终于实现我的梦想。”
侯赛因接着说:“如果一天就上下班开两趟,我也许可以忍受比较差的车,但这可是我的职业,我每天开八小时,如果在自己不喜欢的车子里,每天待八小时,那对我来说太难受了,所以,我宁愿钱少赚一些,也要好好享受生活。”
他说的话似乎有些道理,据我观察,巴黎的私家车反而不如出租车高档,而且手动挡居多,宝马、奔驰私家车的密度反而没有中国二三线城市高。但巴黎出租车却是豪车林立。
侯赛因五岁就从阿尔及利亚来法国,现在五十出头,看着他一副乐天派的模样,我试着问他:“可以问个比较私人的问题吗?”
“尽管问。”
“这车是你自己的?还是属于公司?”
“我自己的!连出租车牌照也是我自己的!”这时,他的语气无比骄傲,“巴黎的出租车牌照可是限量的,已经很久没有增发,非常贵!”
在法国,和陌生人谈论钱的问题,是一个非常冒险的举动。在法国人看来,钱是很隐私的问题,这一方面和法国的天主教影响有关系,另外一方面,法国富人税已经到了“令人发指”的程度。当时,法国议会批准了,针对年薪超过100万欧元的个人征收高税率75%的“特别富人税”,这可是全球最高的税率,逼得很多富人背井离乡,改变国籍。所以,法国人即便有钱,也很少有人傻到炫耀财富。
但是,侯赛因既然说了“非常贵”,我还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,鼓起勇气问道:“这牌照值多少钱?”
“25万欧元。”侯赛因很得意地说道,似乎他也很期待我问这个问题。
我暗自庆幸,还好,没有弄巧成拙。不过这25万欧元其实也不算贵,折合人民币也才200万。2008年温州出租车牌照甚至被爆炒到140万元一张!而温州出租车的收益只有法国的一个零头而已。
眼前这位大咧咧的侯赛因大叔,显然不是一个地道传统的法国人,于是,我接着问“敏感”的问题。
“你买过房子嘛?”
侯赛因转头看了一眼,满脸疑惑地反问道:“为什么要买房?以前没有想过,将来更加不可能,你看我都五十五岁了,最多还能活三十年吧,辛苦一辈子把大部分积蓄都换作一个空壳子,太没有意义了!我要临死之前,把赚来的钱都花掉!而且我现在住的由政府提供的HLM(廉租房)也很不错,没必要折腾。”
说完,他摸了一摸方向盘上的“三叉星”标志,显然,他很满意目前的生活状态,根本没有考虑过买房子的事情。
侯赛因有点像北京的哥,特能侃,滔滔不绝地讲了很多关于巴黎的新闻轶事,我在一边默默地听着。
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现在是在法国,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社会,第一天到法国,我还没有从中国人的思维惯性中脱离出来。
二十多年前,我有一个邻居,全家偷渡去法国,他们在法国的这二十年,每天工作十二小时以上,前十年,甚至连休息日都没有。成功获得法国居留权后,才改为一周休息一天。前几年,每次他们回国都是一副春风得意的样子,最值得他们称道的成果,就是他们在巴黎买了房子,还按揭买了店面,似乎苦日子终于熬出了头。至于他们怎么过每天的日子,则闭口不谈,也没有人关心。人们最关心的就是他们的房子有多大,花多少钱买的·····
也许是我们太缺乏保障和安全感,也许是我们穷了太久,我们往往可以为一个美好却又遥远的将来,毫无底线地忍受眼前漫长的痛苦。中国人即便旅居国外,也难以改变这样的观念。
我们的出租车司机要在城市里买房子,或者要在老家盖房子;要为自己攒养老钱;还要存钱以防万一生一场大病;还要为子女存读书的钱······
所以,我们司机的思维是一样的,出租车只要满足最低要求就好,开车就是为了赚钱,巴不得从车子上抠下每一毛钱。我们的出租车司机,就可以忍耐到车子开了一百万公里,都快散架了,才去更新。
而法国的出租车司机,则有不同的心态,在他们看来,每天八小时的工作时间,是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,如果这部分的生活质量得不到保障,那么再多的钱也没有意义。
另外一方面,法国出租车司机也不像中国同行那样,有这么多的后顾之忧。
法国有一套相对完备的房屋出租体系,目前,只有50%的法国人住在自己买的房屋里,在首都巴黎,这个比例更降至三分之一。中低收入者,还可以获得政府的住房福利。
侯赛因对我说了一个有趣的例子:
艾菲尔铁塔附近,有一幢公寓楼,附近的房价是全巴黎最贵的(约每平米十七万人民币)。在这个号称巴黎顶级公寓楼里,住着一位八十几岁的老太太,两卧室套间,约七十平方,开窗可见铁塔美景。她并不富有,但却在这里居住了八十年,她交的是廉租房的房租。房租只有每月几十欧元,这租金从她入住那一天起,就没怎么涨过,很低,政府还得负责维修。
但是,如果一旦收入提高了,就有可能丧失这样的“福利”。从逻辑上推论,如果侯赛因买高档一些的出租车,车价、油费、保养费都上去,就会导致收入减少,反而有可能获得更多的补贴,同时也少交一些所得税。
写在最后
巴黎出租车司机能开AMG上班,台面上的原因,主要有两个。首先,法国经济发达,劳动者收入高。其次,法国的福利好,劳动者没后顾之忧。
但侯赛因没说,他的美好生活背后,还有一个主要因素——巴黎的出租车司机工会,他们非常强悍,动不动集体散步给巴黎当局施加压力,久而久之,就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利益集团。一方面,严格限制出租车数量,另一方面,后来的网约车也很难入局分蛋糕。
现在回头看,很难说这就是好事,垄断的行业协会,虽然保护了小团体的利益,但也限制了新兴产业的发展。
2012年,可能就是西欧的高光时刻,军事上,有美国罩着,经济上,制造业处于巅峰,不但有俄罗斯的廉价能源,还有中国的巨大市场。西欧各国,人人享受高福利,太平盛世,歌舞升平。
但在不知不觉中,祸根已经埋下。
巴黎的司机工会,就是整个欧洲的缩影。既得利益集团,非常保守封闭。再加上法规复杂陈旧,审批繁琐,还有环保唱高调,多因素叠加导致高科技创新步履维艰。
短短十多年,中国出租车几乎全部电动化。而巴黎政府要求,2029年出租车公司低碳车比例≥35%(电动车、氢燃料车均计入)。
整个欧洲,都没有像样的网络科技公司,几乎所有世界性大平台,都被中美垄断。欧洲的现状就是,制造业被中国紧追不舍,高科技被中美前后夹击。
但对巴黎的司机来说,他们才不管什么宏大叙事呢,他们只在乎眼前利益。
如今的巴黎,情况依然是,一个出租车司机,只要勤勤恳恳,每天开上八小时,一个礼拜开五天,那他的收入就足以维持一个比较体面的生活,开着奔驰AMG,享受着小确幸。
但是,这种情况,能维持多久呢?
淘配网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